发布时间:2023-01-03浏览次数:538
中新社广州12月4日电 (记者 王坚 王华)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下称“广州纪录片节”)4日晚在广州开幕,共有来自156个国家和地区的7280部纪录片参展,其中境外参评参展作品比例过半。
广州纪录片节集展映、交流、探讨、评优、交易等功能于一体,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纪录片专业节展之一。据主办方介绍,广州纪录片节对标戛纳国际电影节市场系统,建设永不落幕、全球纪实节目资源的版权交易平台,探索打造产业链条闭环。据统计,目前该平台已入驻223家国内外发行商机构。
主办方透露,今年将举办线下纪录片商店、国际发行商推介会等活动,提供一对一的交易咨询服务,争取版权交易量和意向交易总额都能实现稳步增长。截至目前,该纪录片商店共计收录来自54个国家/地区纪录片1016部/集,其中境外816部/集,总时长超过32500分钟;已完成版权交易逾90000分钟。
此外,广州纪录片节今年将与逾40个节展机构达成不同方面的内容合作,并与多家国际发行公司设立方案推优。英国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节、新西兰边锋电影节、地中海欧洲纪录片市场、塞尔维亚纪录片影人协会等节展代表将出席今届广州纪录片节。
主办方表示,期望通过推动全球纪录片版权的交易,将中国的纪实内容推广至全球,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故事。(完) 【编辑:田博群】
中新网长沙12月4日电 (张雪盈)以“智慧轨道,联通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轨博会”)将于12月7日至10日在湖南株洲举办,包括卡特彼勒、康宁、西屋、巴斯夫等国际行业巨头在内的600余家国内外轨道交通上下游企业、机构等将亮相。
中车株洲电机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生产组装氢能源智轨电车。 张雪盈 摄
随着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变革的持续深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中国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持续增强创新引领能力,构建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产品谱系,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与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
湖南是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轨博会自2019年便长期落户湖南,成为湖南立足产业优势、着力打造的一个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力量,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造了更多商机。
中车株洲研究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 张雪盈 摄
本届博览会展期三天,完成展览面积5.4万平方米,共设置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湖南省轨道交通成果示范及未来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运营维护及设计咨询5大主题展览。国际行业巨头与中国中车、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通号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尽锐参展,轨道交通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300余家企业带“新”参展,全馆特装展位面积达78%。
展会期间,还精心策划了“1+4+6”项活动,即1场开幕式暨世界轨道交通湘江论坛、4场平行论坛和6场配套活动,将邀请国内外轨道交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1200余名重要嘉宾参展参会,预计观众约6万人次。
此外,线上展暨贸易对接会将于12月6日开幕,持续到明年6月结束。其间,参展企业将通过在线展览展示、在线直播、会议论坛、新品发布、商贸预约、云接洽、商机溯源等方式,以平台精准引流对接国外客商,做到线上线下双向赋能,促成贸易成交。
“湖南轨道交通装备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会上,湖南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杨爱云介绍,本届轨博会国际化程度较前两届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国际展商比例高与会议论坛活动外方代表参与度高。据了解,本届轨博会国际参展企业达65家,占比近20%,涵盖9个国家和地区,来自美国、德国的企业占外方参展商总数的70%。
湖南省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主要以株洲为核心,是中国首个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据了解,株洲目前链上聚集上下游企业近400家,本地配套率达85%以上,今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规模可突破1600亿元,是当前中国该领域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生态最完善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