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6浏览次数:102
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记者 范宇斌)近日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长三角区域如何形成创新合力?
浙江杭州城市掠影。 范宇斌 摄
不久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团队发布了《2023年长三角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据测算,2018年至2022年,长三角地区创新驱动力的年均进步率为4.8%,与经济增速基本保持同步。
从创新驱动力空间分布看,长三角41个城市呈现非常鲜明的“雁阵”格局和梯度差。第一层次为上海,为“头雁”城市;第二层次为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界定为重要支点城市;第三层次为宁波、无锡、芜湖、常州、南通、嘉兴、扬州、镇江,界定为重要节点城市。
“虽然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创新驱动力各不相同,但是从产业布局来看,这样的梯级分布可以集聚创新资源优势,进而带动其他城市,打造起分工不同的创新共同体。特别是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技术领域构建新优势,形成更强的资源集聚力和突破力。”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胡卫表示。
在胡卫看来,创新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会向创新驱动力强的城市集聚,而产业链则会向中小城市扩散。通过跨域整合,可以打造强劲活跃的创新共同体。
他认为,“两个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离不开创新平台的跨域整合。一方面,长三角要推动更多“从0到1”的突破,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另一方面,长三角要推动更多“从1到100”的转化,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发挥长三角产业基础和产业协同优势,强化创新驱动,把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成为创新产业,尤其要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科技创新合作中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互利共赢。”胡卫表示,要坚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全面深度互利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做大多边共同利益,在互利基础上,全面实现共赢。同时,要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推动团队成员创新能力提升,并结合各自优势,分工合作,为国内国际重大项目的科技创新积累经验。
胡卫表示,长三角三省一市还应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长三角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投入结构仍有待优化。尽管长三角科研成果丰硕,但其中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还不够。”胡卫坦言道,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仍有待完善。
对此,他建议长三角应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一体化科技创新制度,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的深度合作。具体合作机制包括系统支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项目落地机制。
此外,胡卫还指出,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要对标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圈,围绕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方向,协同共建共享国际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创新平台体系,集聚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以制造业、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促进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打造世界制造业研发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完)
中新网南昌12月5日电 题:“老阿姨”龚全珍之女忆父母:艰苦朴素 乐于助人
“爸爸妈妈非常爱我们,把对我们的爱藏在心里面,把大爱献给了困难学生和民众。”回忆起父母的往事情怀,“农民将军”甘祖昌和“老阿姨”龚全珍的三女儿甘公荣满脸动容。
今年12月5日,是第三十八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江西省妇联举行江西省“龚全珍式”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发布会,身穿粉色马甲、斜披红色绶带、一头短发的甘公荣在会上分享了其父母为家乡建设奉献一生的故事。
12月5日,江西省妇联举行江西省“龚全珍式”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发布会,“农民将军”甘祖昌和“老阿姨”龚全珍的三女儿甘公荣在会上分享父母为家乡建设奉献一生的故事。杨晨仪 摄
甘祖昌是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因身体原因,甘祖昌三次向组织递交辞职回乡务农的报告。他也成了新中国一千多名开国将军中,第一位要求回乡当农民的将军。
1957年,甘祖昌带着全家回到故乡莲花县,解甲归田的将军成了一名农民,满腔热情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并奉献一生。妻子龚全珍全心全意投入山区教育事业,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老阿姨”,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
“爸爸带领乡亲们开荒改造冬水田,清早去劳动,晚上才回来。”小时候的甘公荣觉得“爸爸是农业社的爸爸”。
扎根乡村的甘祖昌,对家里非常节约,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我们从新疆回来5年没有做过新衣服,别人家小孩过年有新衣服穿,但我们没有。爸爸规定我们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哥哥姐姐穿了,弟弟妹妹再接着穿,实在穿不了就留着做布鞋和袜底。”甘公荣娓娓道来。
其实,甘祖昌一家并不缺钱。1957年,甘祖昌每个月到手工资有330多元,妻子龚全珍的工资也有89.5元。按当时农村生活标准,一家本应过得很好。
“家里主要开支有两项:一是爸爸的医药费,他不愿意增加国家的负担,自己掏钱看病;二是每天给爸爸买2毛钱的豆腐当菜吃。”甘公荣眼圈泛红地说,爸爸出过车祸,脸部全都摔破了,嘴巴是三块缝起来的,不能吃硬食物。
甘祖昌和龚全珍将工资节省下来,支援家乡建设,修水库、修桥、修路、建电站、买拖拉机……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回乡29年间,甘祖昌参与建起了3座水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
对于妈妈,甘公荣曾有过不理解,甚至“抱怨”。“妈妈心里似乎只有学生,我们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她说,爸爸1986年逝世后,妈妈大部分时间与其一起生活,“妈妈的外地或本地学生经常来看望,会跟我讲妈妈当年是怎么帮助他们的,我也一点一点理解了妈妈。”
甘公荣还记得,2013年整理妈妈的日记时,看到日记里有段内容关于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大姐:“平荣今天起得早,吃了早饭就上班,没有发病,我提心吊胆的心放下来了,我情愿少活10年,换取她一天一天健康。”说到动情处,甘公荣几度哽咽。
因病医治无效,龚全珍于2023年9月2日16时16分逝世,享年100岁。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正如这首取材于龚全珍先进事迹的歌曲《老阿姨》所唱道:“你的皱纹已和山川连在一起,本色成为你感动中国的传奇。”
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甘公荣一直热心公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2019年我成立了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我们用大手拉小手帮助老人、留守儿童、妇女,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完)